1 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 张可云; 5-9+2
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测算和阶段划分 侯璐璐;张燕华; 10-17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分析 文余源;于俊雅; 18-25
4 北京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滞后、超前抑或协调 王大为;崔海兴;阮荣平;郑风田; 26-34
5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35-41
6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辨析、构成要素与判断标准 孙根紧; 42-47
7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与“十三五”展望 安晓明; 48-59
8 “三大战略”的特点与中国区域经济新阶段 廖元和; 60-62
9 新常态下的空间经济优化升级 张汉飞; 62-65
10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刘英奎; 65-67
1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 盛广耀; 67-69
12 生态经济空间发展新格局的“1+3”模式 文传浩; 70-71
13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架构、功能及运行机理研究 任太增; 72-76
14 基于CES函数模型及综合区位商法的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胡星; 77-84
15 “德国工业4.0”对河南工业升级的启示 李政新; 85-91
16 我国边境贸易的历史回顾与“十三五”发展的新特征 李青; 92-97
17 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98-111
18 基于演化博弈的航空经济区政府合作行为研究 薛贺香; 112-119
19 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协调发展:判定方法与路径选择 杜明军; 120-128
20 我国区域性城镇化发展格局研究 李爱民;孙久文; 129-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