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会介绍 | 学会动态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会员服务 | 西部中心 | 学科建设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 学术期刊 >> 区域经济评论 >> 正文
喻新安:创办《区域经济评论》的那些事

 

   2018年9月7号上午,我正与陈耀教授一起议事,9点半收到任晓莉同志的微信:喻院长,刚接到通知,我们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了。附带转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我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陈耀,我们两个热烈地议论了一番,都为《区域经济评论》成为核心期刊感到高兴。

我的思绪回到了7年前,创办这个新刊物的往事一件件萦绕心头。

我2011年6月担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履新之初,我列出若干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院办期刊的改革。河南省社科院原有第三个刊物:《中州学刊》《企业活力》《跨世纪》,《中州学刊》是个老牌子,面临适应新形势提高影响力的任务。《企业活力》和《跨世纪》,则是上世纪80年代由省社科院工经所、文学所创办的刊物,院方长期不怎么过问,也不给经费。更奇怪的是,按规定省级期刊都是处级户头,但这两个刊物没有编制,一直是黑户,直到2002年前后才向省人事厅反映,获批享受相当于处级的待遇。为了偿还外债,摆脱亏损,解决生存问题,院里曾经对外招标,实际上是承包经营,导致刊物定位错乱,质量品位下滑,与社科院的学术地位极不相称。由于刊号属稀缺资源,曾有单位希望重金购买这两个刊物。但社科院作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能干这种不顾脸面、斯文扫地的事情吗?

那么,两个刊物何去何从?总得有个解决办法。我在一些场合表达过自己的理念:社科院要干社科院该干的事,就是培育学术阵地,搭建理论平台,三个期刊都应该是理论性的,最好的布局是综合类、经济类、文化类各一个。当然,这涉及到很多关口、难题甚至风险。改刊绝不是随便改个名那样简单,与创办新刊物的手续一样,要填各种表格,提交报告,经省新闻出版局研究论证,再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几个司会审批准,手续繁多;改成什么样子,定位和特色是什么,谁来领办,能不能办成,都是未知数;队伍怎么组建、原来人员怎么安置、财务能否支持,风险点不少。

从思想酝酿、发动操办、启动运行,到如今终成正果,时间跨度整7年。需要感谢的人很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金碚会长、陈耀秘书长、叶振宇博士一直在为刊物站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詹玉荣局长鼎力支持,使得报批省事不少;《企业活力》原副总编辑张富绿,为改刊一路奔波,又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将经手改的刊物交予他人,境界觉悟令人感动;省社科院领导层高度认同,充分信任、大力支持;最应当褒奖的,当属现任《区域经济评论》社长任晓莉女士,她的专注与投入、执着与坚守、站位与敏锐,都是少见的。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个刊物。我可以想象,当晓莉打开北图的通知函时,不仅欣喜万分,也一定百感交集!

昨晚,我翻阅了几年前的工作日志,创办《区域经济评论》的一些往事,清晰地记录在案:

2011723日,我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出席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当晚日志记载:《企业活力》《跨世纪》都要重新定位,分别改名为《经济区研究》《中原文化研究》或《河洛文化研究》,争取分别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刊。

2011729日晚,与院办主任毛兵谈工作,提出《企业活力》《跨世纪》要重新定位,改刊名,依托国家级学会高起点办刊。

2012512日下午6点,与副院长谷建全、《企业活力》副主编张富禄、《跨世纪》副主编闫德亮商谈刊物发展问题,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改为学术期刊,一个叫《区域经济评论》,一个叫《中原文化研究》。

2012619日下午,主持召开院长办公会。《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办公会议纪要》(【20121号)记载:会议有七项议题:五、会议研究了院属期刊改革工作。会议同意《中州学刊》自2013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176个页码,6月底前要向省新闻出版局呈送报告,同时提出改月刊详细方案,提交院长办公会另行研究。原则同意《企业活力》更名为《区域经济评论》,《跨世纪》更名为《中原文化研究》。同意成立谷建全副院长任组长的院属期刊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抓紧完成改刊相关材料准备工作,6月底前上报省新闻出版局。

20121026日,主持召开院长办公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纪要》(【20128号)纪要如下:会议研究了院属期刊改刊工作。鉴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批准我院《企业活力》更名为《区域经济评论》、《跨世纪》更名为《中原文化研究》,均为双月刊,为确保平稳过渡和新刊物良好开局,决定成立院改刊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改刊工作。谷建全副院长任组长,成员为毛兵、袁凯声、贾书珍、李太淼、张富禄、阎德亮、王玲杰。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小组,《企业活力》改刊工作小组成员为:谷建全、张福禄、任晓莉、吴海峰、完世伟、王玲杰、赵西三、刘昱洋、郭小燕等;《跨世纪》改刊工作小组成员为:毛兵、袁凯声、阎德亮、高秀昌、李娟、屠青、齐航福、魏淑民等。工作小组的职责是:按规定出版《企业活力》《跨世纪》11-12月份期刊,不出现工作失误,保证平稳过渡;做好《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有关注册手续办理、栏目策划、稿件组织编辑、刊名封面版式设计和刊物印刷发行工作,保证新刊物2013年高起点出版。会议决定,安排每个新刊物启动经费30万元。办公用房由院统筹解决。同时决定,工作小组人员原组织隶属关系不变,可以新刊物编辑部人员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2012年10月29日上午,主持召开新刊物创办专题会议。

2012年11月3日上午,主持会议讨论《区域经济评论》约稿等事宜。

2013年1月10日上午,与张富禄、任晓莉谈《区域经济评论》编辑和工作衔接问题。

2013年2月27日,与任晓莉沟通创办《区域经济评论》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栏目设计问题;封面要典雅,不要太艳丽;创刊号目录摘要3月10日前在光明日报刊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陈耀联系约稿,拟发《区域经济评论》创刊号。另与副院长谷建全谈,新刊物要尽快在光明日报登要目,议了编委会组成、顾问名单等。

2013年3月5日,为处理《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创刊号要目调整事宜,晚上11点赶到办公室,侧重就前者与任晓莉同志多次电话沟通,至深夜。增加郑贵斌、刘应杰、肖金成、周绍朋四位作者文章。就栏目顺序做出调整,突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刊的性质,体现全国性区域经济刊物的视野和覆盖面。

201336日,与任晓莉谈工作,协调《区域经济评论》出刊有关事宜。下午院长办公会议定:一、调侯宏昌到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工作;二、《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在光明日报连发一年六期要目,付版面费14.4万元。

20133月7日,与任晓莉沟通《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第二期笔谈内容:关于区域竞争问题,约魏后凯、孙久文等名家赐稿。可以继续组织关于区域发展与区域特色内陆增长极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体系区域转变发展方式区域发展政绩观新型城镇化问题内陆开放问题产业转移问题等方面的笔谈。

2013311日,陈耀发来金碚和他的文章,题目分别是《加快腹地经济发展是中国工业化中期的战略方向》《深化我国区域经济重大问题的研究》,后者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立即转任晓莉,《区域经济评论》创刊号发。

20133月17日(周日),总结我院去年六项重点工作也即六大工程,其中之一是:以创办《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杂志为标志,拓展学术平台。增加了工业发展蓝皮书,创办了《呈阅件》。网站有改进。中州学刊改为月刊。

2013322日,就《区域经济评论》第二期刊用省人大副主任张大卫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的演讲稿,与张大卫联系,征得同意,请任晓莉安排。

20131014日下午,召开《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编辑人员座谈会,回顾了两个杂志的前世今生,谈了创办两个新刊物的决策过程和已经呈现的良好开局。我说,事实证明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具体可以概括为五个对:改旧刊创新刊这件事干对了,两个新杂志的刊名取对了,新刊物核心编审人员选对了,完整出版全年6期的决心下对了,高起点高水平办刊的思路定对了。最后简短讲话,提出三个保持的要求:保持信心,咬定冲击核心期刊目标不放松;保持拼劲,全力提升刊物品位和质量;保持态势,持续扩大刊物社会影响力。

有几件与创办《区域经济评论》有关的事情要补充一下。

选择刊名。我开始第一个想到的刊名是经济区研究,我当时正领衔研究中原经济区,认为经济区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但后来,感觉这个刊名内涵还是窄了,于是聚焦到区域经济上。区域经济、区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经查询,全国还没有区域经济研究的专门刊物,经过讨论,用这个刊名大家没有异议。向国家新闻出版署提交报告,要求同时提供三个以上刊名备选,我们报了《区域经济评论》《区域经济研究》《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三个刊名。听说,《区域经济评论》获批后,还有单位到新闻出版署申请这个刊名,被告知已有下家。不少专家认为《区域经济评论》的刊名很响亮,有内涵,有味道。

问计名刊。同时创办两个理论刊物,还希望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还要冲击核心期刊,路该怎么走,我们心里并不是很有数。于是,在刊物即将付梓之时,专门召开了一次征询意见的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郑州大学学报》主编辛世俊、《史学月刊》主编李振宏、《河南社会科学》主编朱彤辉、《中州学刊》社长李太淼,还有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领导等。我主持座谈会,谈了《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的背景、设想,提出争取三五年进入核心期刊的目标,有关同志介绍了两个刊物的办刊宗旨、特色定位、主要栏目等,请与会专家和领导把脉问诊,指点迷津。特邀与会人员都是办刊的行家里手,充分肯定社科院的举动,也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记得一个主编说:进入核心期刊,可能比院长你设想的要困难一些,路程也会长一些。事实证明,专家的忠告是对的,办刊过程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作为院长兼主编,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想得到不易、做得到更难

何时出刊。2012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已经批准《企业活力》《跨世纪》改刊更名,但什么时间出新刊物,没有规定。行家提醒,创办新刊物不是儿戏,要有一年至少半年准备,要拿到三期以上优质稿件才能出手。就是说,按常规只能从2014年或2013年下半年出刊。我要求打破常规。我告诉同事们,新刊的目标是成为核心期刊,为此,要积累年资。晚半年,新刊物就少一岁,冲击核心期刊就要多拖一年。我主张从20131月开始出刊,保持刊物完整的年度。但准备时间只有2个月,显然是一步险棋。外人不晓得,刊物的出版准备确实用了半年,创刊号显示出版日期是2013年元月,实际上2013年下半年才付梓,前几期是后补的。 无论怎么说,实现了2013年完整出版年度的目标。

王玲杰等救急。改刊准备时间本就很短,又遇到一个特殊情况。经国家外专局批准,社科院赴美文化产业培训班201110月底要启程,时间近一个月,改刊关键人物张富禄、闫德亮都在名单中。涉外活动特殊,没有调整余地。为了确保改刊进度,只有采取特殊措施。这就是20121026日召开院长办公会,组建包括科研处长、财务处长、办公室主任等在内、人员众多的改刊工作班子的原因。实际上就是集全院之力创办新刊物,特别是抽调了经济片、文史片精干力量,意在打一场创刊筹备攻坚战。《区域经济评论》前期筹备工作,由经济所王玲杰博士牵头,其任务包括:了解国内相关领域重点研究机构和学位点分布,搜集相关专业知名专家信息和联系方式,研究同类期刊的定位、特色、栏目等,分析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研究的进展、热点难点问题等。王玲杰博士等用了几个多月时间,从全国几百所高校和重点研究机构查找有用资讯,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创办《区域经济评论》做了最初的学术准备。他们有奠基之劳,草创之功。

齐航福找字齐航福是历史所博士,被抽调参与《中原文化研究》创刊筹备工作。为了选择最理想的刊名字体,齐航福下了很大功夫,包括从原版宋史典籍里一页页一行行找中原文化研究这几个字,还用其它办法,找了毛体等多种字体,供选用。难能可贵的是,齐航福博士知道《区域经济评论》也有选刊名字体的问题,就一并代劳了。后来听说,齐航福忙不过来时,老母亲也帮助他找字,我感动极了,几次提出表扬。关于《区域经济评论》的字体,齐航福博士提供了毛体、仿宋体、魏碑体、郭(沫若)体等。经比较,感到郭体爽劲洒脱、飘逸自然,更适合《区域经济评论》办刊宗旨,遂决定用郭体。现在《区域经济评论》的刊名,是齐航福从郭老墨宝里找字拼成的。齐航福博士和他老母亲的辛苦和贡献,不应忘记。

拜见金碚会长。创办《区域经济评论》,与我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的身份有一定关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是挂靠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的国家一级学会,汇集了一大批国内区域发展、城市发展研究领域高水平专家学者,学术活动规范,学术资源丰富。但该学会并没有一个与学会性质真正吻合的会刊。所以,当决定《企业活力》改为《区域经济评论》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使该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会刊。于是,携同事到北京拜见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金碚会长、陈耀秘书长,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创刊号扉页显示,编委会主任:金碚;主编:喻新安 陈耀。

调用任晓莉。谁来具体操办《区域经济评论》呢?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原《企业活力》副主编张富禄是很好的同志,但他的专业是企业管理,领办区域经济方面的专业期刊有难度。经反复考虑,决定调《中州学刊》副主编任晓莉担当这个重任,晓莉是经济学专业底子,学术素养高,多年负责《中州学刊》经济学栏目,有广泛的作者资源,能独当一面,是比较合适的人选。这当然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事实证明,调用任晓莉领办《区域经济评论》,是以事业为重的正确决定。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任晓莉,就没有《区域经济评论》的今天。

高起点办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刊,借力全国知名专家,是高起点办刊的关键。另外,设计栏目至关重要,要体现高端、深邃、前沿的特点,如设置笔谈栏目,适时回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文章虽都不长,但观点鲜明,有较强的吸引力。刊物装帧要考究,封面素雅、端正。不登广告。实行高稿酬制度。连续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要目,以扩大影响。说服一些同志,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也是高起点办刊所需要的。

求援高层。新刊出版后,我到省里开会,包里都装着几本刊物,随时向有关领导推介。省委书记卢展工主持召开两次茶叙,我都第一个发言,特意展示了两个刊物,谈了创办刊物的初衷,就是河南应该成为理论大省,要有名刊支撑,还介绍了刊物已经得到全国理论界高度评价的情况,建议省里解决刊物事业编制和财政支持问题。我的原话是:全国唯一的区域经济理论刊物在中原落地,意味着经济并不怎么发达的河南,有可能成为全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高地,这可不是小事,我们是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省里给点政策支持,我保证给予百倍的回报。卢展工书记表态说:这两个刊物不错,应该支持。当时在场的省委常委有6位,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4位。我还单独给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同志汇报过创办新刊物的事情。后来,省委宣传部分两次给予了100万元的支持,省人社厅批准两个刊物招聘了10个编辑人员。

坚守底线。《区域经济评论》创刊后,引起学界关注。国内某知名大学经济学院曾联系我,提出合作意向。该校实力雄厚,名气很大,表示可以在合作研究、人员进修、课题协作等方面,给予我们倾斜和帮助,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区域经济评论》要改换门庭。我只能婉拒。阵地不能丢,这是底线。

所有过往,皆为序曲。我相信,《区域经济评论》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仅是开始而已,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预祝《区域经济评论》越办越好,真正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学术标识和知名品牌。

20189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京ICP备1503938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182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1号社科院工经所 电话:010-68057169 邮箱:chinaregion@163.com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