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会介绍 | 学会动态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会员服务 | 西部中心 | 学科建设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 学会动态 >> 学会领导 >> 正文
陈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打通壁垒 实现共赢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将带动南部中国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发展速度,令人民生活更美好、更便捷。

粤港澳要脚踏实地打通壁垒、整合形成互利共赢格局,面临哪些困难和节点?新华网近期独家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陈耀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空间组织和政策研究,曾参与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新华网:中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陈耀:“大湾区”在不同场合提出是有不同内涵的。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大湾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公开文件中,这是从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群的角度提出的。2016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意在带动泛珠三角包括粤东西北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是从促进港澳繁荣发展的角度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划编制。

从这几个出处分析,中央提出建设“大湾区”的意义,是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发挥全球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

大湾区规划还在研究编制中,专家学者们关于大湾区城市群的地域范围看法并不大一致,一般认为核心区还是划定在“9+2”城市,也就是珠三角城市群加上香港和澳门,还有一种说法是把整个广东包括粤东西北都列入。不论哪一种观点,这个世界级的城市群都将可能形成两级辐射圈层:第一层是泛珠三角的华南、东南和西南的9省区;第二层辐射到更远的东南亚、南亚国家范围,形成重要的经济支撑带。

从国家层面来看,粤港澳在“一带一路”上将发挥支撑带的作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一带一路”的六大走廊中,有三大走廊涉及到粤港澳,即中国-中南半岛走廊、孟中印缅走廊、中巴走廊。在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建港(包括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中发挥门户枢纽作用,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投资建厂、并购重组、园区建设等投资建设主体的作用,在人文交流中发挥文化教育的融化于心的作用,在资金方面发挥国际融资平台的作用。大湾区在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新华网:粤港澳已有自贸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等不同的“区”。这些不同的“区”如何实现体制创新,开拓互利共赢的格局?

陈耀: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合作互动,让要素顺畅流动,形成有机整体,资源优化配置,保持港澳稳定繁荣,引领辐射泛珠区域发展。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难点和意义所在。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个自贸区片区对标港澳两地,通过自贸区的试验,借鉴港澳的经验、环境、政策,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规则,满足贸易投资更加便利化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自贸区将成为大湾区的重要引擎。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上既有需求也有责任,尤其与各国经贸往来在金融上的需求是巨大的,发挥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内地和香港金融上的创新合作有很多潜力可挖。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不久联合发布公告,同意开展“债券通”,初期先发行“北向通”,旨在吸引港资、外资进入内地债券市场,这是中央政府助力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内地企业和居民对外投资需求强劲,如何将这种投资需求与海外市场精准对接,这是下一步“南向通”作为境内机构“走出去”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的可选通道,而这方面港澳都将发挥重要的通道引领作用。

在创新方面,粤港澳有条件形成资源互补。深圳经过这十年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新的创新中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内地城市之首,创新型企业聚集,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态势很好。但深圳缺乏一流高校,虽有北大、清华、哈工大助力,本土的高校资源仍然较少。

港澳本身创新能力强,大学、研发和中介服务机构资源高度集中,有一批国际一流高校。而广东的优势是有产业载体,有成果转化的"温床",产业链配套齐全,生产制造能力强,有丰富完整、较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资源,新产品生产在珠三角内就能完成。所以说,粤港澳已形成高度互补的格局,形成创新高地有很好的条件。三地深度紧密合作,能产生111大于3的放大效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港澳发挥资金优势,以前店后厂的方式带动广东经济起飞。珠三角从以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高端产业转变。制衣、制鞋、玩具、礼品、陶瓷等产业向珠三角腹地、中西部地区转移,珠三角本身则向工业4.0阶段,向智能升级方向跃进。未来港澳的科技优势将发挥作用,带动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发展新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人才流动、社会保障、税收政策,以及通关政策、交通系统、生态环境等方面,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整合沟通和对接,探索更紧密的合作,所以还承担着一国条件下体制创新的使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京ICP备1503938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182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1号社科院工经所 电话:010-68057169 邮箱:chinaregion@163.com 邮编:100006